北市買老公寓自備款要450萬!年輕人嘆:存到都老了

0

除了高昂的購屋成本,老屋後續的裝修與翻新費用也是一筆可觀的開銷,這使得購屋的「現金門檻」不斷被墊高。

作者:鉅軒代書

想買老公寓當人生第一間房?你可能得多準備一筆「追價金」。

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最新資料,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 30 年以上老公寓平均鑑估房價達 1,095 萬元,銀行核貸成數僅 74.9%,自備款比例高達 25.1%,比去年同期增加 3.3 個百分點

以平均房價計算,購屋族得準備約 275 萬元自備款,比去年多出 43 萬元——換算下來,若今年才出手,每月得多存 3.5 萬元才能追上漲幅,壓力直逼一份基本薪資!

📈 六都自備款全面上升 北市買房最吃力

台灣房屋集團指出,今年六都老公寓自備款門檻全數上升,其中又以台北市最驚人,平均自備款金額攀升至 454 萬元,比去年多出 70 萬元,幾乎是其他縣市的兩倍。

這筆金額,在南部部分區域甚至「可以直接買下一間房」

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,老公寓因總價較親民,一直是首購與小資族最愛入門選項。但隨著老屋價格攀升、銀行對老屋放貸趨保守、限貸令持續生效,核貸成數普遍僅落在七成左右,導致購屋族自備資金壓力不減反增。

他提醒:「老屋除了房價,還要預留整修費稅務支出,實際進場門檻早已遠高於想像。」

🏠 台南核貸最嚴 自備款比例逼近三成

進一步觀察六都差異,台南市是今年核貸成數最低的地區,平均自備款比例達 27%,約需準備 135 萬元,比去年多出 32 萬元,增幅居全台之冠。

台灣房屋集團經理李家妮指出,雖然台南房價變動不大,但核貸成數下降,主要與銀行風控與借款人結構有關。今年申貸主力年齡層從 30~40 歲上升至 40~50 歲,高收入族群比例下降,加上金融機構放貸保守,導致貸款條件更加嚴格。

她建議,購屋族在出手前應先與銀行試算鑑價與核貸額度,並預留至少 多一成的自備款作為緩衝,避免核貸金額不足導致資金缺口。

2025年上半年-全台及六都老公寓自備款。

💬 結語

房價漲勢難擋、核貸成數下降,讓「慢一年買房」的代價越來越高。

對年輕首購族而言,若不靠家庭資金挹注,單靠薪水存錢,恐怕連房價車尾燈都看不見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