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縣市全面啟動建照展延 缺工、資金卡關壓力暫解

這已是台北市第四度出手救援,前三次分別因應營建缺料、疫情衝擊,分別在2016、2020、2022年實施過類似措施。
作者:鉅軒代書
房市低迷、銀行融資卡關,加上中央銀行設下的「土地融資18個月限期開工」逐步逼近,全台建商壓力如臨深淵。就在此時,台北市率先宣布:建造執照及雜項執照自動展延兩年,讓營建業者暫時鬆一口氣。至今,全台已有14個縣市相繼跟進,展延期限從1年至2年不等,堪稱是建商的「紓困令」。
台北市建管處表示,2022年至2025年間所核發的建造執照,將自動延長2年,無須另行申請。這已是台北市歷年第四度出手,過去曾因缺工缺料與疫情衝擊,於2016、2020、2022年三度啟動展延措施。
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,近年來民間與公辦都更案、危老重建案、捷運聯開案數量激增,但營建業卻面臨勞工荒與材料短缺,趕工壓力與施工安全形成隱憂。央行「18個月限期開工令」更像一把懸在建商頭上的刀,地方政府此刻選擇啟動展延,正是為了避免業者在壓力下犧牲品質。
根據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統計,僅今年就有9縣市宣布展延,累計近一年全台已有14個縣市跟進。其中,高雄更在四年內迎來十多座公辦都更案與捷運聯開案動工或簽約,展現市場需求與工程壓力的雙重高峰。
不過,陳勝宏提醒,根據建築法規,若未於規定期限內開工,仍可能面臨廢照風險;同時,預售屋交屋義務仍須依契約如實履行,展延措施僅能「暫緩壓力」,無法根治整體問題。
專家認為,展延建照雖可短期解套,但缺工、融資緊縮與房市降溫等結構性問題,仍是建商與政府接下來必須面對的「生存保衛戰」仍充滿巨大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