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租屋補貼恐「化為泡影」?國土署2026年新規劃出合法紅線!
國土署官員坦言,近兩年來,申請租金補貼的案件中,涉及非法建物的比例顯著攀升。
作者:鉅軒代書
您是否正享受著國家減輕居住負擔的暖陽?
自新台幣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開辦以來,全台已超過88萬戶家庭獲得實質幫助,申請量更首度突破百萬大關,這無疑是一首關於安居樂業的時代頌歌。然而,在政策持續推進的同時,國土署即將在2026年啟動一場關乎「合法性」的深刻變革。
過去,許多沒有合法房屋稅籍或未保存登記的建築物,如普遍存在的頂樓加蓋或違章建築,在寬容的政策下也能申請租金補貼。它們如同城市邊緣的隱形居所,雖然提供了棲身之處,卻也潛藏著公共安全的陰影。國土署的擔憂,並非空穴來風,而是對居住安全的遠見與責任。
🚨 政策立檻:合法住宅,方能領取「安居之鑰」
從2026年起,租金補貼的新申請案將面臨嚴格的「合法性」審查。國土署宣布,申請條件將刪除「無房屋稅籍之未保存登記建築物」一項,意即:
只有具備房屋稅籍、已保存登記,或已取得合法建築物證明文件的住宅,才能獲得補貼的許可。
這項調整,是對居住正義的深層呼喚。它不僅是為了長遠考量違建可能帶來的公安疑慮(如火災風險、結構安全),更旨在遏止變相鼓勵小分割租約、導致租賃管理混亂的現象。政府正以一種前瞻性的視角,引導全民向安全、合法、有保障的居住環境靠攏。
🤝 溫柔的緩衝:舊戶的權益仍受政策庇護
然而,政策的變革從來不會是冰冷的斷裂。國土署展現了人性化的緩衝機制,讓已身處過渡期的舊有租戶能夠平穩轉型:
- 原址續租無憂:只要您是2025年已核定租金補貼的舊戶,且2026年繼續居住在相同地址,則可不受新增的房屋合法性限制,繼續領取補貼。
- 變更地址則需合規:倘若在補貼期間變更租賃地址,即使是舊戶,新租屋處也必須符合2026年上路的「房屋合法性」新規。
舉例來說,一位住在頂樓加蓋的舊戶張先生,只要不搬家,2026年仍可領取;一旦搬到另一處違建,這份補貼的「安居之鑰」便會自動失效。
這如同告訴我們:安全與合法,才是通往穩定生活的必經之路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