租屋族看過來 5月報稅新制最多可幫你省萬元

原本租屋抵稅適用的「列舉扣除額12萬元」調整為「特別扣除額18萬元」,並將於今年5月報稅季正式生效
隨著5月報稅季即將來臨,租屋族迎來減稅利多!立法院去年通過《所得稅法》修正案,將租金支出抵稅額度從「列舉扣除額12萬元」調整為「特別扣除額18萬元」,新制自今年5月起生效。民間團體估算,新制不僅提高扣除額度,更可與「標準扣除額」併用,單身租屋族最多省稅近8千元,已婚家庭更可節省逾1.2萬元,堪稱租屋族十年來最大減稅紅包。
舊制「二擇一」限制多 申報率僅2.5%
台灣租屋市場長期存在「黑市化」問題,根據財政部2022年統計,全台約100萬租屋戶中,僅24,521戶申報租金抵稅,比例低於2.5%。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分析,舊制租金抵稅採「列舉扣除」,須與「標準扣除額」擇一使用,但近年標準扣除額逐年調高(單身12.4萬元、已婚24.8萬元),多數租屋族選擇後者更划算。
以單身租屋族為例,若月租1.5萬元,舊制全年租金18萬元扣除12萬元額度後,僅6萬元可抵稅,以5%稅率計算僅省3千元;但若直接採用標準扣除額12.4萬元,抵稅效益反而更高,導致租屋族缺乏申報誘因。此外,房東常以「漲租」或「終止合約」威脅房客不得報稅,更讓租屋族卻步。
新制「雙軌併行」 小資、家庭皆受惠
新制將租金抵稅改為「特別扣除額」,單身族扣除額從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,且可與標準扣除額疊加使用。試算顯示,單身租屋族年收入若低於54.8萬元(適用5%稅率),省稅金額從舊制3千元提升至7,756元;年收123萬元以下家庭(雙薪、扶養1名子女),節稅金額更從6,180元躍升至12,290元,省稅幅度翻倍。
崔媽媽基金會法律服務組組長曹筱筠指出,新制最大突破是「不需與標準扣除額對抗」,即便租屋族收入較高,仍能同步享有兩項扣除優惠。此外,內政部「300億元租金補貼專案」申請戶,將由國稅局主動帶入租金資料,免去蒐集收據、合約的麻煩,降低申報門檻。
民間籲設「抵稅申訴專線」 防房東打壓
儘管新制上路,民間團體仍提醒租屋權益需配套保障。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強調,部分房東為規避稅負,要求房客簽訂「不得報稅」條款,或以「不含稅價」變相漲租,恐削弱政策美意。聯盟建議財政部應比照勞工申訴機制,設立「房客抵稅專線」,若查獲房東阻撓報稅,除追繳稅款外,更可依《所得稅法》處最高15萬元罰鍰。
財政部賦稅署回應,今年報稅系統已新增租金支出欄位,民眾只需填寫房東姓名與身分證字號即可申報,無需檢附證明文件。官員也提醒,房東若拒絕提供稅籍資料,房客可向各地國稅局提出檢舉,主管機關將追查租賃所得,確保租稅公平。
租屋族報稅攻略
- 新制適用對象:本人、配偶或受扶養親屬在台灣無自用住宅,且實際承租居住。
- 所需文件:租賃契約影本、付款證明(匯款紀錄或房東簽收單)。
- 注意事項:申報後系統將自動比對房東稅籍,若房東未誠實報稅將遭追繳。
- 檢舉管道:國稅局免付費專線0800-000-321。
隨著新制上路,租屋族能否真正「減稅又保居住權」,仍需政府強化稽查與宣導,才能讓政策美意落地生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