價跌還是陷阱?預售屋買氣腰斬、價格卻逆勢上揚

0

建商驚爆退還200萬差價!預售屋交易量腰斬,房價竟不跌反漲

作者:鉅軒代書

今年全台預售屋市場買氣急凍,交易量慘遭腰斬,不少建商紛紛祭出「買房送裝潢」、「加碼贈家電」等優惠搶市,甚至傳出個案主動退還高達200萬元差價,引爆市場話題。但預售屋真的降價了嗎?恐怕未必!

根據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實價登錄資料顯示,六都預售屋交易量年減幅介於 50.5% 至 83.1%,明顯反映市場已大幅降溫;但價格卻未隨之鬆動,除台北市微跌 0.6%,其餘五都均呈現上漲趨勢,新北市甚至大漲近兩成,顯示市場出現明顯的「價量背離」現象。

建商撐價不退,優惠變相讓利成主流

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分析,房市一向具備「量先價行」特性,在交易量持續萎縮的背景下,價格遲早會面臨下修壓力。然而受到土地、營建與人力成本持續高漲的影響,加上建商本身利潤考量,多數業者仍不願輕言調價,轉而以「變相讓利」方式試圖維持銷售動能。

目前雖然有建商選擇降價,甚至退還價差,但仍屬個案,尚未形成普遍趨勢,整體房價結構尚未動搖」莊思敏指出。

台北跌0.6%、新北漲近兩成 價格兩樣情

從六都表現來看,台北市平均單價雖微幅下修,主要是受到萬華、文山等房價相對親民區域大量新案釋出的影響,使得整體均價拉低;反觀新北市則因受惠於北市房價高漲、素地取得不易,成為建商與購屋族移轉重心,帶動中永和、三重等熱區房價頻創新高,甚至出現每坪破百萬的指標案,撐起整體市價。

近一年六都預售屋交易價量變化。(圖片來源/中信房屋提供)

專家示警:預售市場浮現三大潛在風險

面對此波預售市場價量錯位現象,莊思敏提醒,準購屋族應提高警覺,特別留意以下三大潛在風險:

  1. 資金鍊緊繃風險市場冷清導致銷售放緩,建商資金回流變慢,尤其是財務體質較弱的中小型業者,恐面臨資金斷裂、工程延宕甚至爛尾風險。
  2. 投資客拋售潮風險投資客集中區域在面臨限貸與利率壓力下,可能掀起拋售潮,影響市場穩定。
  3. 高檔價差風險目前預售屋價格普遍處於歷史高點,而交屋期動輒 3 至 5 年,一旦未來房價下修,購屋者恐將面臨價差虧損壓力。

在利空交織、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的時刻,預售屋價格是否真的能撐得住,仍有待時間驗證。消費者若有購屋計畫,應審慎評估個人財務與市場風險,避免落入「價格表面穩、風險暗藏」的陷阱。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