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均地權條例上路一週年 北北桃房價上漲近5%
蘋果仁
自2023年7月實施以來,台灣的平均地權條例已滿一年。房市專家透過數據深入分析北北桃地區的預售案開價表現,發現政策實施前後價格普遍上漲了近5%。
低首付、低總價成為趨勢
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,平均地權條例的實施讓預售建商改變了銷售策略,開始提供低首付和小坪數低總價的房屋,以吸引買家。
另外,新青安政策的推行也提升了市場信心,低入手門檻和較低的持有成本進一步激發了購買需求。股市的強勁表現和熱門的購屋話題也為房市帶來了正面影響。
北北桃地區房價居高不下
在過去的一年裡,北北桃地區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。特別是台北市的大安區和中山區,新案單價已經達到200萬元;文山區和萬華區也突破了百萬元。新北市和桃園市也見證了區域新高,顯示市場熱度依然強勁。
地區 |
2022年7月-2023年6月 平均單價 (萬元/坪) |
2023年7月-2024年6月 平均單價 (萬元/坪) |
漲幅 |
---|---|---|---|
台北市 | 120 | 125.8 | 4.8% |
新北市 | 59.8 | 62.6 | 4.7% |
桃園市 | 36.2 | 37.9 | 4.7% |
隨著房市熱潮,不僅核心區域,二線地帶如台北市的木柵山區、北投復興崗一帶、龍山寺生活圈,以及新北市的淡水區和桃園市的觀音區等地也積極推出新案。這些地區的房價雖有上漲,但相比中心區域仍顯得合理,平衡了整體市場價格。
專家分析:下半年房價預計持續上漲
陳炳辰指出,市場已經適應包括平均地權條例在內的各種政策。隨著中央銀行可能調整豪宅標準門檻及對建商貸款的嚴格審查,市場對高價案件的需求可能持續強勁。預計下半年台北市南港區、文山區及新北市板橋區等地將出現高價標誌性新案,房價有望進一步上漲。
(原始連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