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酵菌酸是什麼?米酵菌酸中毒症狀有哪些?米酵菌酸哪些食物可能有?

0
8d58bf80 741d 11ec 9ccc 24c1c2ecdcaf

米酵菌酸中毒時,患者可能腹痛、噁心、頭暈等症狀,請盡快就醫,並向醫師仔細說明症狀出現前吃了哪些食物。(示意圖/Getty Images)

yahoo!新聞
Yahoo奇摩顧健康

米酵菌酸是什麼,你聽過嗎?衛福部日前已針對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,召開跨部會專家會議,專家們目前認為受害者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性高,但仍未排除人為下毒等各種可能性。究竟米酵菌酸如何產生?米酵菌酸中毒症狀有哪些?米酵菌酸中毒可以治療嗎?哪些食物可能有米酵菌酸?平常飲食又該注意什麼?Yahoo奇摩顧健康帶你一次了解。

米酵菌酸是什麼?米酵菌酸如何產生?

美國國家衛生院(NIH)資料顯示,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 (Burkholderia gladioli)產生的一種毒素,與過去印尼、中國涉及椰子和玉米產品的食源性疾病爆發有關。米酵菌酸毒素會破壞破壞人體粒腺體能量,進而造成猛爆性多重器官衰竭,不容小覷。

那麼米酵菌酸是如何產生的?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,米酵菌酸偏好22°C~33°C、酸鹼值中性的環境,雖然印尼、中國、非洲都曾出現米酵菌酸中毒案例,但並不常見,之前台灣便從未發生過米酵菌酸食物中毒,可是只要一發生就很容易致命。

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補充,早期米酵菌酸多是偏鄉家庭在自製發酵玉米粉過程受到污染所致,2018年以來則以木耳、溼粄條為主。尤須留意的是,唐菖蒲伯克氏菌分布廣泛,土壤、玉米、大豆,以及乾燥、半乾燥的白木耳,皆能發現唐菖蒲伯克氏菌的蹤跡,要是這些產品的加工製造過程被污染,便有可能產生唐菖蒲伯克氏菌,再衍生出米酵菌酸毒素。

米酵菌酸中毒症狀有哪些?米酵菌酸中毒怎麼治療?

醫師顏宗海表示,米酵菌酸中毒,多數人很快就會有急性腸胃炎、肚子痛、腹瀉、噁心、嘔吐、發燒等症狀,同時伴隨多重器官衰竭、休克,病程發展快速且相當危險。

營養師程宇涵也提到,接觸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後,潛伏期約1~10小時,中毒後除了上述症狀,臨床表現還包括頭暈、嗜睡、出汗過多、心悸、血便、少尿、血尿;檢查期間,患者也可能發生低血壓、心律不整、體溫過高、黃疸、四肢僵硬、譫妄、休克、昏迷,甚至死亡。

米酵菌酸毒性極強,1毫克便有可能奪命,致死率高達40%以上。而且米酵菌酸極耐高溫,就算用120°C加熱一小時,米酵菌酸的毒性依舊存在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現階段醫學尚未有專門治療米酵菌酸中毒的特效藥,醫師只能給予患者支持性療法。

米酵菌酸哪些食物可能有?平時如何防範米酵菌酸中毒?

營養師程宇涵示警,變質澱粉類產品(糯米、小米、高粱米、馬鈴薯粉等)、變質的銀耳、完全或不完全發酵的玉米、椰子製品,容易被米酵菌酸污染,印尼、中國的米酵菌酸中毒案例都與這些食品有關

想要預防米酵菌酸中毒,不只購買商品時注意保存期限、回家後好好保存、過期或疑似變質時丟棄勿吃,最好也不要自己在家製造發酵製品,降低米酵菌酸毒素產生的風險。很想自製發酵米製品或椰子製品時,新加坡官方曾呼籲,可以添加檸檬汁、醋等酸性物質抑制毒素滋生。如果想泡發木耳或銀耳過夜,則可放在冰箱冷藏室,延緩微生物的增殖速度。

鑑於米酵菌酸無臭、無味,即便是受到污染的食品,看起來、聞起來、吃起來皆和正常食物無異,不像一般腐敗的食物入口即知,很難察覺;因此醫師李建璋建議大家,盡量避免攝取重複加熱的米、麵主食,多吃新鮮烹煮的食物為佳。

撰稿記者:陳昭容

核稿編輯:廖梓鈞

參考資料

Bongkrekic acid(NIH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CBI)

愈來愈嚴重,米酵菌酸可能性提高(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臉書)

米酵菌酸(Bongkrek acid)是什麼?(營養師程宇涵)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