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檢地雷交通政見1 蔣萬安、陳時中、黃珊珊將論戰,捷運真是內湖唯一解方嗎?

0

如何解決內湖交通問題,成為台北市長候選人們嚴苛的考題。(新新聞資料照)

傳媒
新新聞 唐筱恬

2022九合一地方選舉進入倒數一個月,各縣市長候選人政見發表會、辯論會如火如荼登場,其中萬眾矚目的首都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、陳時中、黃珊珊首場電視辯論會將在11月5日舉行,解決內湖交通壅塞問題將是交鋒重點,而先前3位候選人不約而同提到要蓋台北捷運東環段、民生汐止線,捷運真是內湖交通唯一解方嗎?(系列2之1)

選戰進入最後衝刺一個月,台北市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、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、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的三腳督選戰,目前維持三強鼎立態勢,3人都在最後這一個月衝刺政見,吸引選民目光。而被台北市長柯文哲評為「沒救了」的內湖交通壅塞議題,被視為是下一任台北市長首要面對的課題,而3位候選人所提政見到底可不可行?

每天16萬人湧入,內湖塞車長年難解

每天一到上下班時間,交通就是內湖科技園區上班族的夢魘。大量汽機車從四面八方湧入通往內科的堤頂大道、環東大道、麥帥二橋等道路,而捷運文湖線、公車等也是班班爆滿。根據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統計,內湖從業員工人數2015年為15萬6808人,2019年暴增為16萬6322人,每天有16萬人湧入內湖,而內湖周邊道路已飽和,導致塞車現象長年難解。

「這是內湖交通的先天問題!」曾任台北市交通局長的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羅孝賢指出,當初內湖科技園區在台北市政府規劃時,被當成是「內湖輕工業園區」,所以周邊都市計畫、道路規劃都是從輕工業園區思維來考量。但沒想到內湖快速成長,而吸引到的高科技產業上班族又是開車者居多,再加上房價上漲,年輕人多買到新北、桃園,只好開車來上班,演變成今天內湖交通問題。

20220825-084915_U4040_M788111_3576
以輕工業園區規劃的內科,交通問題嚴重到被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稱為「無解」。(資料照,顏麟宇攝)

觀察台北市長3位候選人陳時中、蔣萬安、黃珊珊都提議要用捷運來解決,而被柯文哲視為「盲腸」的民生汐止線也都被列入政見當中。至於相關配套方案,陳時中特別著重交通工程,要改善堤頂交流道往北匝道動線、增闢塔悠路地下聯通道等;蔣萬安主張增加公車班次、推動智慧運輸;黃珊珊則提議興建社會住宅,讓年輕人就近上班,可降低內湖通勤人次。

20221028-034249_U2008_M804842_fb45

不過蓋捷運不是件容易的事,柯文哲8年任內尚未有一條捷運完工,而台灣缺工現象、原物料上漲等問題加劇,蓋捷運對內湖交通完全緩不濟急。羅孝賢認為,蓋捷運確實可以舒緩交通,「但東環線若施工下去,內湖瑞光路將陷入很長一段交通黑暗期」,問題將更為嚴重,下一任台北市長必須認真思考交通管理手段,如智慧交通、錯開上班族上下班時間等。

其實為了改善內湖交通,台北市交通局曾呼籲企業彈性調整上班時間,不過目前願意配合的企業不多。羅孝賢說,內湖交通不是只有政府的責任,還需要「公私合作」。政府不能強制企業上下班時間,企業可以自主讓員工彈性上下班,錯開尖峰時間,或是推行輪流在家上班、給予提早來上班的員工停車費早鳥價等,這才是解決內湖交通的根本方法。

20220825-084915_U4040_M788109_d12d
專家認為,東環線若開始施工,照片中的內湖瑞光路將陷入很長一段交通黑暗期。(資料照,顏麟宇攝)

對於陳時中提議改善堤頂交流道往北匝道動線、增闢塔悠路地下聯通道等,逢甲大學智慧運輸與物流創新中心副主任鍾慧諭認為,「台北擁有全世界最便捷的捷運路網,增闢道路都是走回頭路,只會引來更多汽車,削弱了捷運建設的效益」。目前文湖線只能把上班族輸送至台北東區,若再加上北環線就可以把人送到士林,若再搭配管制措施,向開車來內湖的民眾收進城費、提高停車場費用等,把更多民眾導入大眾運輸系統中,成效會更好。

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將製造下一個內湖?

台北市3位候選人除了把交通政見重點擺在內湖外,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為台北最後一個科技園區,陳時中特別關注士林、北投交通問題,為此公布了「士林北投前瞻路網十年計畫」,提出洲美快速道路南延、改建百齡橋、拓寬通河東、西街等三方針,避免士林重演內湖交通壅塞的問題,但蔣萬安、黃珊珊則未對士林、北投交通議題有所著墨。

20221028-034249_U2008_M804843_8886

「士北科交通將成下個內湖!」羅孝賢預警,台北現在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,未來若愈來愈多上班族湧進士林,包括中正路等道路會塞爆,但周邊沒有腹地再蓋道路,捷運環狀線勢必要加快,而沿著河岸走的洲美快速道路若要拓寬或延長,這不符合現代人想親近大自然的思維,不贊成再開闢道路。

20210929-032006_U13925_M715805_23d1
專家警告,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建制,可能會讓中正路等道路塞爆。(資料照,林庭葦攝)

陳時中提議百齡橋架高,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認為,「若百齡橋架高、橋下拓寬,讓更多機車族通過」,確實可以思考。但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林志學表示,道路拓寬工程是20、30年前服務小客車的舊思維,小客車哪裡走不順就去拓寬,應該要思考為何這些人非開車不可?像是內湖就是開高速公路下交流道太方便,但公共運輸不發達,導致人們都開車上班居多。

資訊時代該運用智慧運輸解決交通課題

3位候選人都未有談到道路安全議題,僅有陳時中提議可檢討機車兩段式左轉。林志學表示,台灣車禍死傷人數嚴重,這與道路設計不良有很大的關係,例如北門前忠孝西路都是直走突然變左轉,必須做左轉專用車道;而車道寬度太寬、路邊臨時停車位太寬,這些都會妨礙機車安全。而機車左轉車道若設計良好,根本不必兩段式左轉,所以問題是道路改善而非檢討制度。

而蔣萬安在選戰裡被批評的公車預約制度,學界反而並不排斥。鍾慧諭表示,新北市跳蛙公車很早就開始在做,民眾可以客製化路線、預約車位,在資訊發達的時代,如何運用智慧運輸解決交通課題,這些都是該嘗試的事。而羅孝賢認為,公車預約制適合長途路線,例如很多人搭客運從三峽到台北市政府,尖峰時間前面一、兩站位子就擠滿了,如果可以利用app預約搭乘,讓民眾保證有座位,科技就可以解決交通大問題。

20221028-050237_U18440_M804898_6cf3
專家認為善用公車也是解決公共交通問題的一個辦法。(新新聞資料照)

另外黃珊珊則是延續柯文哲政策,提出「共融交通治理」概念,要將電動車充電格位提高到每年增設100格,補助160格,2030年至少完成2000格;而電動公車每年增加約400輛,2030年達成全面電動化,另外共享汽機車也要建置達2萬4200輛,並且持續推廣YouBike 2.0等

鍾慧諭表示,台北市因緣際會擁有全世界最便捷的捷運路網、使用率最高的Youbike,台北下一步就差完善的自行車道,如果把共享運輸、自行車道做好,台北市有機會成為一個最綠的城市,另外推動電動共享運輸、YouBike之餘,也必須有車輛管理政策如停車計時收費等,讓私人運具付該付的成本,才可以有效降低台北市的燃油機車、汽車數量。

推共享運具同時,也必須想到停車服務

林志學說,共享運具讓民眾不用買車、不用養車、不用買月票,但不少人在台北市騎共享機車經常找不到停車位還車,而柯文哲又不斷在砍機車停車格,因此推這麼多共享運具的同時,也必須想到停車服務,兩者必須互相搭配,才能提高使用者意願。

選舉即將到來,各地政見會、辯論會將是選民檢視候選人政見的重要管道之一,到底誰的政見最能對症下藥,解決民眾交通大小事,選民都應該在此時睜亮眼睛予以檢視。

(原始連結)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