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價降了?別高興太早!建商祭出「偷料降規」術 你買到的恐是廉價豪宅殼

0

偷工減料,類似於台灣總代理的新車偷配備般手法。

作者:鉅軒代書

近期房市最震撼彈,莫過於寶佳大動作宣布旗下建案將降價15%至20%,消息一出,準備購屋的民眾無不振奮,心想:「終於等到房價鬆動了!」

但,真相往往藏在細節中。才過一天,市場就傳出建材業內部公文:有大型建商施壓下游供應鏈,要求同步降價,否則未來將終止合作。鉅軒代書直言,所謂的「降價」,背後可能是一連串「縮水工程」的開始。

📉 買氣急凍 建商打價格戰掩飾真相

受到限貸令衝擊,預售屋市場明顯降溫。根據2025年4月實價登錄資料,全台每日揭露預售交易件數僅111.3件,較去年同期暴跌超過7成。六都每日平均僅賣出不到30戶,其中以投資熱區如新竹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跌幅最慘,單日成交甚至掉到個位數。

買氣冷,建商開始轉向操作「價格話術」,表面上降價迎客,實際上則向營造廠壓價、減配、偷料。這波策略可說是房市版的「新車偷配備」:價格變甜,但內裝規格不再高檔。

🧱 你看不見的縮水:廚具衛浴全都偷

根據鉅軒代書觀察,目前不少預售案建材說明表都標註「某某品牌或同等級品」。看似合理,實則充滿模糊空間。

這代表建商可以用名義上的品牌,實際卻提供不同等級的廉價版本。常見被「動手腳」的項目包括:

  • 廚具與爐具
  • 衛浴馬桶與五金
  • 門窗材質與防暴門
  • 智慧家電系統

簡言之,只要不是結構體,建商都可能調降規格來節省成本,換來「價格下修」的話術空間。

請款延後 廠商被迫共體時艱

除了偷料偷規格,建商也拉長付款期程來增加自身現金流,例如將原本6個月的請款支票延長到8個月甚至10個月,要求廠商「共體時艱」。

看似房價下修,其實是建商把成本壓在別人身上。

🧠 鉅軒提醒:你買的不是便宜,是縮水

房價為什麼不跌?其實背後是房貸利率未降、營造成本上漲、融資更困難等多重壓力;如今建商的降價,只是把「讓利」變成「轉嫁」。

鉅軒代書提醒消費者:

買房不能只看價格,要更注意 規格變更與建材品質。未來購屋者要有心理準備,買到的可能是外觀不變、內在縮水的「廉價豪宅殼」。

買得起 ≠ 買得好。真正有價值的住宅,是結構安全與用料實在,而不是價格上的虛假甜頭。

發佈留言